语言切换
成果与动态 Achievements and NEWS
Case 最新动态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分享到:
日期: 2016-11-04
浏览次数: 373

在 “2025中国制造”高性能医疗器械的大背景下,为推动国内高端医用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和产业创新,结合当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强调医工融合的技 术突破与创新,加快国产医用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我国和苏州地区医疗设备和医疗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机电一体化 技术应用协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作为指导单位,由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 与临床应用分会、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和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 司)承办的“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于 11 月 4 日至 11月 6 日在苏州高新区太湖金谷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Guy Genin教授,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Michael Sacks教授,爱尔兰国立大学Michel Destrade教授,和美国南卫里会大学Xin-lin Gao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志江教授、中科院胡颖研究院、哈理工王沫楠教授、苏州大学徐博翎教授和高强教授以及来自全国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 研讨会。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院长主持会议开幕式并作了医用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他表示:“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的融合的势在必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必将成为引领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Guy Genin就生物接口上的多尺度力学作了深入的分析。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心血管计算仿真中心主任Michael Sacks对软组织的结构力学性能以数据来量化和模拟的演讲,真实地展示了生物医学工程应用于医用机器人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爱尔兰国立大学教授应用数学系主任Michel Destrade也对软组织的弹性性质用弹性波测定给予理论及数据的支持做了较为专业的演讲。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在力学领域发表过百篇期刊论文的美国南卫理工大学的Xin-Lin Gao教授

对:ComputationalModeling of Behind Helmet  Blunt Trauma做了详细的报告。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生命学院徐峰副院长介绍了工程三维细胞微环境使用新型水凝胶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博士,博士生导师杜志江教授分享了他在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研究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苏州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人工心脏研究所副所长、徐博翎教授就人工心脏技术发展与产业化作了专题报告。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沫楠教授, 作了人体组织有限元模型构建、分析及辅助医疗的主题演讲。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和附属邵逸夫医院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牛田野教授作了定量精准锥束CT医学成像:从工程到临床的主题演讲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认知技术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计算机辅助外科分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医用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以及智能系统的研发的胡颖教授作了医疗手术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在高新区顺利召开

来自国内外著名学府的多名医学领域专家教授都做了精彩的汇报,展现了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正处处开花。对人体组织的研究和探索使得医疗机器人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推进。

本 次会议为中美两国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的融合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对扩大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加强生物医学工程的学术交流 与合作,提高科研工作水平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与会学者对医疗机器人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前沿领域及最新成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拓宽了学术视野, 也加深了同行间的联系,达到了很好的学术交流目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关闭窗口】【打印
友情链接:
  • 您的姓名:
  • *
  • 公司名称:
  • *
  • 地址:
  • *
  • 电话:
  • *
  • 传真:
  • *
  • E-mail:
  • *
  • 邮政编码:
  • *
  • 留言主题:
  • *
  • 详细说明:
  •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锦峰路158号
13幢101室
szmedrobot@163.com
电话:0512-66910680
传真:0512-66910689
Copyright ©2017 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