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各地“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热潮兴起之际,6月6日马秋林副省长带队来到苏州,对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等四家企事业单位展开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常务副院长孙玉宁介绍研究院发展历程与孵化机制
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主要集中于微创手术机器人、康复/辅助机器人、数字化医疗装备、智慧医疗设备等几大方向的项目研发与项目孵化。研究院秉承开放融合、创新协同的理念,集聚“政、产、学、研、医、检、标、资”优势资源,建设多级孵化机制,成为苏州高新区重点发展战略——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孵化平台,并于2017年签约省大院大所重点项目。在苏州高新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研究院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孵化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国际领先的项目。研究院已经成为国产医疗器械高精尖项目落地的优质平台。
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玉宁引领下,马副省长一行饶有兴致的参观了研究院蓝海天使展馆,了解研究院孵化项目微创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人工皮肤、放射监测仪、脊柱椎弓根植入机器人、脑卒中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等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苏州信诺泰克总经理张昕介绍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苏州信诺泰克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属于IVD领域的免疫检测细分子行业,用于检测人体体液内痕量含量的物质。目前,国外十大品牌占据90%的高端市场。现有产品均为封闭系统,医院议价能力比较弱。信诺泰克产品的特点是检测速度快,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匹敌国际大品牌;此外,本产品为准开放平台,兼容能力强,提高了医院议价能力,有望进一步降低患者检测费用。在了解到产品已经进入药监部门审评阶段后,马秋林副省长提出产品走进南京、上海大型医院的殷切期望,也强调企业发展和市场的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苏州康多机器人技术人员演示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操作
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微创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四臂手术机器人产品,机器人可快速按医生需求摆出各种手术姿态,能够完成胸腹腔微创手术,大幅度提高医生手眼操作能力,为医生安全高效完成各种高难手术保驾护航,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为国内微创手术机器人整体行业发展提供助力。主从一体式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实时复现操作者手部动作的新型智能手术机器人,可在狭小手术空间内实现多自由度运动,既保留了手术机器人操作灵活的特点,又大大降低了成本,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未来有望创造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的一种全新形态,成为外科技术的新生力量。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医学转化部经理冯宪府向马副省长介绍苏州铸正脊柱机器人系统
马副省长参观铸正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脊柱椎弓根植入机器人时,详细询问了椎弓根和椎弓根植入的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脊柱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椎弓根植入是骨科常见的脊柱治疗方案也是核心难点,稍有偏差便会伤及动脉血管和神经,甚至造成出血和瘫痪。苏州铸正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椎弓根微创植入机器人系统,融合精准机器人、3D手术规划、2D手术导航等技术手段,辅助医生完成高精、快速、少辐射的椎弓根植入手术。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苏州奥根诺创始人郝震龙博士介绍组织工程皮肤
我国每年的烧烫伤患者约2000万,其中5%的患者需要皮肤移植。但是移植皮肤的来源一直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难题。从患者自身取皮要造成二次创面,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来说自身取皮更是困难。异体来源的皮肤一方面供体来源难以获得,另一方面异体皮会有排斥反应。目前,世界范围内针对烧烫伤的植皮还缺少十分成功的替代产品和技术手段。
苏州奥根诺郝震龙博士的团队潜心研究无血清培养基、细胞扩增反应器、贴肤性柔性细胞骨架、智能一体化生产系统等一系列技术,成功研制出可稳定量产的组织工程皮肤,能够快速响应医生和患者植皮治疗要求。奥根诺研制的组织工程皮肤也很好的解决了排斥问题,治疗效果可以媲美采用真实的人的皮肤,为烧烫伤患者带来了福音。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苏州帝维达闫维新教授介绍脑卒中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
在我国脑卒中是造成死亡和残疾的第一大疾病。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共有患者约700万人,而大多数患者具有肢体功能障碍。国内外现有的脑卒中治疗和康复方法十分有限。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治疗脑卒中的药物tPA适用的病人比例很低。脑卒中康复对降低致残率具有核心价值,但现今脑卒中康复技术的效果还很不理想。发展出新的有效提升脑卒中康复效果的技术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和临床意义。
闫维新教授的团队深入基础技术研究,并结合临床应用验证,将“康复动作机械分解合成与工程实现技术”、“人工智能康复机器人多模态康复训练技术”、“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特征及康复训练动作基础应用研究”、“机器人运动康复效果验证及虚拟训练场景设计”融合,研制出脑卒中智能康复机器人系统,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价值,解决阻碍该系统发展的多个瓶颈问题。改变我国脑卒中康复技术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为我国的脑卒中患者提供具有国际水平的智能化、经济、多功能的康复系统。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苏州瑞倍利康复科技有限公司的康复辅助机器人
苏州瑞倍利康复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国内外康复技术资源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主要研制假肢、矫形器、多姿态电动轮椅、助行器、移动辅具、多功能护理床及多种康复训练设备等,致力于为国内外广大残障朋友、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康复辅具产品,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公司研发团队围绕康复训练系统中瓶颈问题,先后承担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着重解决康复训练系统中人机协调控制、多信息融合特征提取及康复训练效率评估等关键技术问题,为康复患者康复训练效率提升及安全保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苏州瑞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康复辅助器械的研发,公司创始团队拥有可穿戴机器人的多项关键技术。其可穿戴康复器械产品的硬件采用自主开发的全新伺服驱动器,具有相对较高的电流、功率密度和超过99%的效率,其电路设计水平达到世界领先地位。通过结合识别人体行走、运动意图和步态识别、地形识别以及仿生柔性控制等控制算法,可有效的帮助截肢病人更省力、对称地行走,改善舒适度,方便残疾人爬坡或上下楼梯。公司现已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适应临床需求的康复辅助器械产品。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苏州易奥秘光电王勃然博士介绍计量监测仪的应用
苏州易奥秘光电致力研发应用于肿瘤精准治疗的质控设备,利用光纤的原理与结构,对病人在放疗过程中实际受线剂量进行实时反馈,其误差可以控制在1%以内,并有较高的线性度与角度一致性,已在3月份通过了权威机构中国计量研究院的认证。特别是体内剂量监测仪,可随穿刺针植入病人体内,配合最新低剂量粒子植入的放疗方法,可实现定向靶区精准治疗。除此以外,该剂量监测仪在工业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比如核辐射剂量安全监测、X射线探伤质控、食品行业的加速器消毒灭菌等。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苏州洛哈思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养老平台
苏州洛哈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智慧养老慢病管理平台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研发,销售,整体技术方案支持与服务。洛哈思自主研发的多生命体征芯片,将多种功能集成在芯片中,为可穿戴设备多样化,轻量化提供优质平台。测量精度达到医疗级别,可以讲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整理,并提供给医疗机构作为医护人员诊断的重要依据。以洛哈思的智慧养老平台为主体,通过智能腕表、无线心电、智能呼吸机、家庭便携式尿检、血检智能设备、护理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研究院构建了智慧生活、智慧病房、慢病管理等具体应用环境。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省领导莅临研究院调研]()
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的中国梦
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拥有一批可提供专业服务的优质团队,从人才培养、项目推广、投融资、产业转化和注册规划,全方位帮助专业人才、团队从小变大、从弱变强,最终实现企业上市梦想。研究院也期望通过不断发现和开拓更多医疗科技前沿技术,为更多的疾病患者带来健康、减少疾病困扰,以智慧的方式改变人类的生活,为人类更健康、更长寿的理想服务。
苏州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徐美健,市政府副秘书长卢渊等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