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2017年2月22日,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分技术委员会主办、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和苏州大学承办、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协办的2017机器人模块化标准工作研讨会在苏州举行。来自苏州大学/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英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微电机研究所等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的代表,以及部分服务机器人/机器人零部件企业代表大约20人参会,其中包括清能德创、苏州东控、康力优蓝、苏州绿的等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机器人零部件工作组成员。会议由孙立宁教授、杨书评秘书长和王健秘书长共同主持。会上由来自ISO/TC299/WG6服务机器人模块化标准制定工作组的中外专家介绍了国际标准制定的最新进展,国内专家们分享了中国机器人模块化研发进展以及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情况。会议听取了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在智慧工厂建设和机器人零部件协同研发方面的最佳实践,以及与会各位企业代表的发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加强服务机器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中国具备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和最强大的供应链,将是相关国际标准落地的最佳区域。而中国机器人零部件厂商应该团结起来形成在技术上互相补充、商业上互相支撑、资本上互相渗透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与会代表也共同探讨并展望了在苏州地区发展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的良好前景。
说明:
在“2025中国制造”高性能医疗器械的大背景下,为推动国内高端医用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和产业创新,结合当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强调医工融合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加快国产医用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我国和苏州地区医疗设备和医疗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作为指导单位,由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和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江苏工大博实医用机器人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美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融合创新高峰论坛”于 11 月 4 日至 11月 6 日在苏州高新区太湖金谷会议中心隆重召开。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Guy Genin教授,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Michael Sacks教授,爱尔兰国立大学Michel Destrade教授,和美国南卫里会大学Xin-lin Gao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杜志江教授、中科院胡颖研究院、哈理工王沫楠教授、苏州大学徐博翎教授和高强教授以及来自全国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院长主持会议开幕式并作了医用机器人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报告。他表示:“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用机器人的融合的势在必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必将成为引领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Guy Genin就生物接口上的多尺度力学作了深入的分析。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心血管计算仿真中心主任Michael Sacks对软组织的结构力学性能以数据来量化和模拟的演讲,真实地展示了生物医学工程应用于医用机器人的广阔的发展前景。爱尔兰国立大学教授应用数学系主任Michel Destrade...
说明:
智能制造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7月23日,由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医用机器人产学研高峰论坛”在苏州高新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等全国医用机器人领域领军人才及一批专家学者等出席论坛,集聚探讨医用机器人“政、产、学、研、医、检、资”协同创新。高新区将成为该论坛每年常态化举办地。区领导钮跃鸣出席论坛。论坛透出信息,在美国,医疗健康产业已占GDP的17%,而中国只有6.5%,这意味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空间较大;其中,药物和器械的耗费比,国外基本是1:1,而国内是1:0.2,这意味着医疗器械的发展潜力更大。“医疗机器人”是医疗器械中的高端产品,市场前景不可低估。但同时也应看到,“医疗机器人”发展存在的难点与瓶颈不少,如:研发门槛高、周期长;传统上工科与医科又分离,制约开发。此外,高端医疗器械大量依赖进口,长期被国外占领,制约国产化的发展。在为期两天的产学研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医用机器人领域的一流专家,进行了高端学术交流、创新项目推介、专业资本对接等活动。将有超过10个医用机器人项目、50家专业风投机构参与项目路演。此次论坛的另一项主题活动是进行“医用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研讨”。研讨会透露,目前,国内还无完善的医用机器人标准体系,但随着包括美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内的医用机器人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医生意识到医用机器人在实施手术与医疗时的优势;另一方面,国内医用机器人领域也在包括外科手术机器人、脊柱手术机器人、眼科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诸多领域有所发展。但目前各类医用机器人作为重要的医疗器械与工具,却缺乏国家标准规范。研讨会提出,要尽快解决各类医用机器人的创新产品处于“有产品、无标准”的尴尬境地。目前,由国家食药监局标准研究院牵头,包括全国各大医疗器械检测所、全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
说明:
成立董事会,同时成立项目专家评审会和投决会。